济南企业联合网欢迎您!
按钮文本

济南企业联合网

关于商请积极提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函

来源: | 作者:市企联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3-07-18 | 5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商请积极提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函

尊敬的企业家: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工商联信息工作,切实提高信息质量和工作水平,更好地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向党委政府汇报,按照《济南市工商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济联发(2022)5号)《济南市工商联关于<济南市工商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补充通知》的要求,商请广大会员企业积极供社情民意类信息、典型经验类信息、调研报告类信息、提案线索类信息。

一、报送重点

信息报送重点为:社情民意类信息、典型经验类信息、调研报告类信息、提案线索类信息等。新闻动态类、会议活动类等宣传信息不在报送范围。社情民意信息须注明反映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现任职务。

二、格式规范

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要求一事一议,内容包含基本情况(可简要概述)、存在问题、基本建议等部分,重点是存在的问题。正文开头须注明反映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现任职务。字数原则要求在1200-1500字左右,严禁抄袭。

具体可参考附件 【典型案例1】【典型案例2

三、报送方式

请通过电子邮件以Word附件方式发送至市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秘书处邮箱:jngslqyj@163.com,(联系人:王宝岭,电话:13001732781)汇总统一上报济南市工商联。

附件:

1、【典型案例1

2、【典型案例2

 

 

2023年717

【典型案例1

关于共享高校人才资源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XXX 市工商联执委、XXX商会副会长、XXX公司总经理XXX 反映,经过多年新旧动能转换和持续深耕制造业,山东经济的专、精、特、新属性正逐步汇聚成势。在联合国分类的 41 个工业大类中,中国是唯一一个41个大类齐全的国家,而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在207个工业中类中山东拥有197个,其中制造业占 179 个,在全部 666个工业小类当中山东有拥有 526个,所以山东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这也对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持续的创新需求。我省制造企业主要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这是山东最为活跃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群体,唯有核心技术和持久创新能力才能续航,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无论技术创新还是企业竞争,都离不开人才支撑,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高校院所、高端创新平台数量少,本土高精尖人才相对短缺且近几年山东本土高精尖人才持续保持“净流出”态势,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数量和培养结构无法完全匹配城市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无法有效发挥和体现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高校科研偏离企业产品研发需求,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背离。为了获得政府的立项和资金支持,高校科研课题多集中行业发展前沿,但企业更广泛的是产品研发等应用层面的需求,无法实际解决企业问题。现有的产学研用机制强调“先研发,后转化,再推广”,更侧重研发环节,且在最初的研发环节就没有明确的市场化目标,导致大量研发成果包括技术、材料、产品、专利和论文等在实际生产中不能使用,成为“闲置”资源。

二是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偏于形式,无法把知识切实转化为中小企业所必需的科研力量。现有校企合作基本局限在课题申报、企业称号申报或校企基地等方式,能够起到提高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数量和彰显企业自身科技含量的作用,但项目实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高校院所实际参与较少,难以切实满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际需求。高校、人才和企业的连结不紧密,虽然高校有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挂职的要求,但无法真正融入企业,对企业技术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因此现有的产学研用机制存在服务企业流于形式、无法将企业需求与自身科研方向相结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技术和产品更新迭代的现实难题。

三是高端人才与本土企业需求存在信息差。近年来山东发展势头大好,有返乡发展意愿的人才不断增加,除龙头上市公司以外,规模以上企业主动参与异地高校院所招聘活动的情况较少、规模不大且影响力有限,因此有返乡发展意愿人才的专业方向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同样,该信息差也会影响其他高端人才的落户和就业选择等方面。

对此,建议:

1、创新校企合作形式,鼓励高校整合行业需求优化学生培育课程。鼓励高校围绕“应用型”办学,开展联合办学和联合培育计划,摸清本地重点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将行业所需人才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要求融入学生课程体系,制定壮大服务山东发展、满足重点行业所需的培育方案和课程体系。积极落实校外导师制度,鼓励高校在任导师组建学生团队,积极而深入地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环节,深入一线了解行业技术和产品开发需求,提高动手能力和企业适应性,达到毕业即技术能手,增强学生成就感,实现三赢局面。

2、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科技专项。高校要倡导科研要从生产中来,利用职称评审、个人考核等杠杆增加考虑企业实际应用课题的权重。研究课题既要有一定的前瞻理论性,又能贴近当前行业技术需求、解决企业研发需求问题,同时也利于技术迭代升级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持续深度培养。

3、拓宽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模式,除项目申报、实践基地建设等形式外,可以共建科研创新平台、产业学员,鼓励高校技术专业人才长期到企业挂职、带队攻关难题,通过参与企业技术公关项目和重大科技难题实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共赢局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和技术手段,构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联合信息网,进行信息的收集、发布和产学研项目的合作,建立政府、高校和企业高效沟通的三方平台,同时鼓励和吸纳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人才参与项目论证、实验等相关关键环节。

4、完善高端人才库服务平台,共享人才和企业需求信息。建议相关部门完善人才服务平台,可根据每年高考录取情况,按就读高校及专业整理录入山东籍各高校毕业生情况,企业可以主动查询或按需直接对接,精准吸引更多当地高层次的年轻人服务家乡建设。


【典型案例2

NFT 数字藏品暗藏金融风险亟需关注

XXX 市政协委员、XXX 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 XXX反映:

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通证,有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 模型、数字纪念品等形式,在国内被广泛称作“数字藏品”。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NFT 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在价值,但在新鲜的玩法和火爆的市场背后,存在各种炒作、欺诈、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亟需关注。

一是投机炒作致数字藏品“虚火旺盛”。近年来,在元宇宙和区块链概念的推动下,NFT 市场不断升温。数据显示,2020 年末,全球 NFT 的市值仅为 3.17 亿美元,而2021 年全球NFT市值达到168.91亿美元,同比增长4440%,2021 年交易量为 176.9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350%。区块链技术并不改变艺术品本身,只是赋予其一个不可算改的标识,使其具有唯一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当前的NFT玩家多利用所谓“稀缺性”进行炒作,以“击鼓传花”方式寻找“接盘侠”。

二是平台监管不规范暗藏交易风险。在黑猫平台上,NFT 相关投诉超过 1000 条,涉及强制出售、不发货、体现无法到账等问题。今年浙江一名马姓玩家在“唯一艺术”平台以5.5万元挂售一款二手数字藏品,被系统以5元“白菜价”强制卖出,且无法撤销。该平台在投诉平台回复称,用户协议中明确“平台运营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您使用数字艺术电商平台而引起的利益或利润损失负责"。除不规范交易外,平台交易安全同样存在隐患。人民网旗下“人民资讯”4月报道,台湾艺人周杰伦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其持有的无聊猿 BAYC#3738 NFT 被盗,疑似被钓鱼攻击。此后在国外NFT 交易平台上,该NTF 在1个小时内被多次转手,最终成交价格 155ETH(以太坊虚拟币),以当日价格换算超过 50 万美金,折合人民币超过 300 万元。

三是数字藏品交易暗藏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在艺术品被赋“码”的过程中,需关注源头艺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近期,徐悲鸿美术馆发布声明指出,其关注到某些数字平台以徐悲鸿先生的名义为噱头发售相关数字藏品,这些数字藏品的原始作品有些为假冒作品,有些不能提供完整的溯源证据,有些作品与徐悲鸿先生无任何关联。国内数字藏品主要是将数字或实体藏品制作成区块链数字藏品限量发售,相关风险更多体现在制作和交易环节的知识产权风险。如未经作品著作权人同意,数字藏品的二次创作、出售等行为均存在侵犯著作权人权利的可能。投资人购买侵权数字藏品的购买行为虽不违法,但通过溯源,一旦认定其购头的 NTF 属侵权作品,投资人或消费者将蒙受经济损失。

四是数字藏品交易或成非法洗钱新渠道。部分数字藏品平台使用以太坊、Polygon、火币生态链等境外区块链技术“上链”数字藏品,理论上可在境外虚拟币交易平台上用虚拟币交易、抵押、置换。

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法律约束。加速修订完善涉数字藏品发布、交易、监管等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数字藏品属性,明确监管主体,逐步纳入监管体系,最大限度规避可能引发的金融或法律风险,让技术更好为艺术服务。

二是加强金融监管。加强业务培训,强化相关只能部门涉区块链技术相关风险隐患的识别和监管能力。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提示,防范数字藏品与非法金融活动结合的风险。加大数字藏品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监管力度,提升潜在风险的预警、防范及化解处置能力。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短视频、公众号、公益广告等形式和渠道,加大对数字藏品及其交易风险的宣传力度,引导玩家正确认识数字藏品价值、明晰交易潜在风险,提高对交易行为和交易平台的识别能力,理性、有序的参与数字藏品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