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企业联合网欢迎您!
按钮文本

济南企业联合网

心怀远方,济南奔跑着拥抱世界

来源: | 作者:市企联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3-11-28 | 798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人,这一“万人盛会”再次体现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

东临黄渤海,西连中原腹地,经济大省山东既是黄河流域开放门户,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十年来,山东省与共建国家进出口规模由2013年的7450.5亿元攀升到2022年的1.78万亿元,累计增长152.2%,占我省进出口总值比重由45.5%提升到55.4%。今年前三季度,共建国家占全省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6.2%

作为山东省省会,济南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今年1-9月,全市外贸进出口1606.8亿元,同比增长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93家,同比增长14.2%;合同外资37.5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1.52亿美元,总量规模居全省第二。

时代大潮中,黄河之畔的济南如何抢抓机遇?又以怎样的开放姿态不断拓展自己的“国际朋友圈”?

济南,联通世界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通国际物流通道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如今的济南是一座外联内畅的开放之城。

北接京津冀,南联长三角,东承环渤海经济圈,西通中原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陆空地水”齐头并进。

济南国际机场208条航线通达海内外120个城市,二期改扩建后通航能力将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米字型”高铁网加密成型,每天数百趟车次直达全国326个城市;小清河全线通航,成为一条“黄金水道”,让济南通江达海。

日臻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将有效助力企业产品和服务畅达全国、行销世界。

其中,作为济南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济南中欧班列已开行了6个年头。截至目前,累计开行线路13条,通达20个国家47个城市,累计开行量突破3000列,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开行量同比增长41.6%

中欧班列目前已成为济南市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纽带和亮丽名片,正为济南外贸企业构建开放共享的班列运行体系,打造济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列列班列让越来越多的“济南造”走出国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济南市共有701家企业货物搭载中欧班列进出口,新增81家,同比增长13.1%;中国重汽、费斯托、玫德集团等济南市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通过班列走出家门畅销国外。

小清河这条“黄金水道”的复航,也为中欧班列的转运提供了更多“选项”。今年7月,小清河开启半载试航,运送中欧班列运回的大麦,由济南港水运至高青港后,再通过陆运至滨州惠民,这是1997年小清河断航以来,首次“铁公河”多式联运。

济南,拥抱世界

具备了外联内畅的“硬件条件”,济南也在勤练“内功”。

近年来,济南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去年31日起实施,以立法方式持续深化“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

聚焦到对外贸易,《济南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提出,推动高质量外贸创新发展。其中,积极引导优势行业、重点领域企业强强联合,实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递次培育工程,提升“自贸+综保”双区建设水平,健全跨境贸易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链上自贸”数字化贸易服务平台。

此外,今年以来,济南海关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28条措施,联合青岛海关共同制定出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15条举措,采取“一张表”统筹、“一台账”督办、“一竿子”到底的方式,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地,取得明显成效。

外资来济投资兴业,济南诚意满满。

对于外资企业心声,济南认真倾听——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外资企业座谈会上,外资企业代表围绕加快项目建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惠企政策、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对此,济南将认真梳理吸收,坚持清单化、台账化管理,及时研究解决,推动与外资企业合作走深走实。

城市的努力,有目共睹。

在中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济南列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1;《中国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中,济南市获评“2023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城市”和“2023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如今,全市市场主体超过152万户,86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济投资,人才总量超过267万人。

可以说,济南已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兴业热土。

济南,沟通世界

对于开放的济南来说,每一次的“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满含机遇。

从公开报道来看,今年以来,济南格外“热闹”,各类高规格活动在济南举办,其中不乏众多国际盛会。

比如,925日,2023世界友城论坛暨友好省州领导人大会在济南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嘉宾共聚齐鲁,聚焦“绿色发展与低碳生活”,开展国际交流与经验互享、推动城市友好互利合作。这是近年来在山东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友城交流活动,再次掀起国际友城交往新高潮。

1983年缔结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济南的国际友城已覆盖五大洲,与26个国家的29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32个国家的58个城市结为友好合作城市。

再如,91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在济南举行。“千帆竞海”展区在文旅方面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澳大利亚、韩国、加纳、印度、中亚五国等3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代表性国家有关企业参展。

除了借助东道主身份拓展“朋友圈”,济南还深谙借船出海的道理。

1010日至12日,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如期而至。峰会期间,济南不仅举行了济南城市路演暨与跨国公司合作机遇交流会,还与“好朋友”叙旧、和“新朋友”畅谈,共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达13.41亿美元,一批新的合作意向也在酝酿之中。

同时,济南还主动出击,先后在日本东京、德国法兰克福设立济南国际投资促进联络站,扩大在全球招商的布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先后出访日韩和欧洲等国家地区,拜访企业,洽谈合作。

一朵花,同样可以成为国际合作的媒介。

济南提出要打造“玫瑰一带一路”品牌,挖掘平阴玫瑰和“一带一路”的渊源和传承,赋予玫瑰花以古丝路精神的象征和文化符号。以玫瑰文化为切入点,深化与保加利亚、法国、摩纳哥、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玫瑰主产国的联系,推动济南市与国外玫瑰主产国扩大多双边经贸、文化和人员交流,联合平阴玫瑰产业发展中心和玫瑰产业协会,携手组建“一带一路”玫瑰产业联合体,打造世界级玫瑰产业平台,让济南的玫瑰真正走向世界。

越开放,越发展。沿着“一带一路”扬帆出航的“济南号”正一路劈波斩浪,奔赴开放与合作的星辰大海。(本报记者卢震)